第一節(jié)原材料生產情況
一、原材料生產規(guī)模
谷物原料主要劃分為禾谷類和豆類。禾谷類有大米、小麥、稻谷、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糜子、大麥、燕麥、蕎麥等;豆類包括大豆、蠶豆、綠豆、紅豆、豌豆、赤豆、扁豆、菜豆、濱豆、鷹嘴豆等。谷物飲料常用的原材料為燕麥、玉米、大米、綠豆、紅豆、大豆。每種谷物有其獨特的生長環(huán)境、品性與營養(yǎng)健康價值,它們都是良好的谷物飲料原料,可以根據谷物雜糧的營養(yǎng)和保健功能特性,進行科學復配,開發(fā)各種營養(yǎng)健康的谷物飲料。以下詳細介紹大米、燕麥、玉米3種谷物原料的營養(yǎng)與價值。
(1)大米
大米作為我國兩大主食原料之一,具有健脾養(yǎng)胃、益精強志、明目聰耳之功效,被譽為“五谷之首”。除了富含淀粉外,還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及11種礦物質。明代醫(yī)藥學家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稱大米具有“和五臟,好顏色”的妙用。目前,市場上大米飲料比較多,如米乳飲料、大米乳酸飲料、米芽豆乳、糙米茶等飲料。大米飲料可補充營養(yǎng),強身健體,不僅可以提高大米加工的綜合利用價值和糧食生產的經濟效益,還可以使谷物飲料生產走上良性循環(huán)的道路。
2012 | 2013 | 2014 | |
大米產量(億斤) | 4183 | 4168 | 4219 |
歷年大米產量
(2)燕麥
燕麥是一種較耐旱、耐寒、耐瘠、喜陰涼、長日照的一年生禾本科作物。燕麥營養(yǎng)豐富,其粗蛋白、粗脂肪和可溶性纖維的含量居谷物之首。燕麥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,而且其中的白蛋白尤其是球蛋白所占比例較高,氨基酸組成好。燕麥的粗脂肪含量為3%~12%,比小麥和大麥高很多,燕麥脂肪中具有維生素E活性成分。燕麥除了豐富的營養(yǎng)之外,還具有降低血脂、調節(jié)血糖和調整腸胃、預防結腸癌、美容美膚等保健功能。陳志峰在2007年曾報道“營養(yǎng)谷物首選燕麥”的文章,闡述了燕麥的營養(yǎng)、保健價值;呂耀昌在“燕麥保健功能的開發(fā)利用”中給予燕麥較高的營養(yǎng)和保健功能評價;在2010年,張民等以燕麥麩皮為原料,探討了燕麥飲料的工藝條件,為供燕麥飲料工業(yè)生產提供依據。燕麥是集營養(yǎng)與保健為一體的開發(fā)健康、保健谷物飲料的首選材料。
據推算,我國每年燕麥產量在135萬噸左右。
(3)玉米
玉米又名玉蜀黍、棒子,含豐富營養(yǎng)成分,如淀粉、脂肪、蛋白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、人體必需氨基酸、水溶性多糖和糖醇類,其中所含的長壽因子谷胱甘肽,在硒的參與下,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,具有恢復青春、延緩衰老的功能。玉米中的維生素B6、煙酸、膳食纖維等成分,具有潤腸通便之功能,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,從而減少結腸癌發(fā)生的可能性。另外,玉米含有的黃體素、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,是人們理想的谷物飲料原材料。楊君等在2009年對牛奶玉米飲料進行了研制,獲得口味香甜,口感細滑,具有抗癌、通便、美容等功效的保健飲品;2010年,孔倩倩等通過對玉米飲料的酶解工藝進行 研究 探索,獲得了最佳酶解工藝條件;2010年杜連啟研制了四種黑玉米飲料的制作方法;2011年,羅紅霞等采用正交設計法優(yōu)化了糯玉米飲料加工工藝,研制了澄清型糯玉米飲料。以玉米為原材料制作的谷物飲料,具有營養(yǎng)保健、口感細膩,香味濃郁等特點,其市場前景極為廣闊,值得食品企業(yè)開發(fā)和利用。
2012 | 2013 | 2014 | |
玉米產量(萬噸) | 17724.60 | 19278.10 | 20561.41 |
歷年玉米產量
二、原材料生產區(qū)域結構
我國大米 行業(yè) 產量區(qū)域集中度非常高,據2013年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我國大米產量主要集中在華中、華東、東北三大地區(qū),產量分別占同期全國總產量的33.9%、27.7%、27.6%。
2013年我國大米分區(qū)域產量占比
燕麥在中國種植歷史悠久,遍及各山區(qū)、高原和北部高寒冷涼地帶。歷年種植面積1800萬畝,其中裸燕麥1600多萬畝,占燕麥播種面積92%。主要種植在內蒙古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甘肅、陜西、云南、四川、寧夏、貴州、青海等省、自治區(qū),其中前4個省、自治區(qū)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90%。
種植燕麥有210個縣,但集中產區(qū)是內蒙古自治區(qū)的陰山南北,河北省陰山和燕山地區(qū),山西省朔州西山山區(qū)、太行山和呂梁山區(qū),陜、甘、寧、青的六盤山、賀蘭山和祁連山,云、貴、川的大、小涼山高海拔地區(qū)。近這些年來,全國播種面積下降到1500萬畝,但由于新品種的不斷推廣和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,平均畝產從50公斤提高到75公斤。
玉米種植在我國各個地區(qū)的分部并不均衡,主要集中在東北、華北和西南地區(qū),大致形成一個從東北到西南的斜長形玉米栽培帶。其中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廣西等是主要省區(qū)。東北是我國玉米的主要產區(qū),其中吉林是我國玉米的第一大玉米生產省,年產量近2000萬噸;其次是山東省和黑龍江省,年產量在1500萬噸左右;河北、河南兩省年產量也在千萬噸的以上。
三、原材料生產規(guī)模預測
根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發(fā)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2014年稻谷總產量為2.06億噸,比上一年增加300多萬噸。從2014年稻谷的價格和市場情況來看,種水稻的收益依然不錯。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較高,預計2015年水稻產量略微增加。
近這些年來,全國燕麥播種面積下降到1500萬畝,但由于新品種的不斷推廣和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,平均畝產從50公斤提高到75公斤。預計未來產量不會發(fā)生太大的變大。
由于2014年因為我國部分玉米產區(qū)出現干旱,中國玉米產量可能比上年減少,這將是自2010年以來首次下滑,但是綜合產量仍屬豐收年水平,且產量僅次于去年。而且2014年12月東北臨儲收購政策繼續(xù)執(zhí)行,收購價格與去年持平,價格偏高,導致東北地區(qū)農戶種植玉米積極性仍較高,因此預計2015年玉米播種面積將穩(wěn)中增多,預計2015年玉米產量增產概率較大。
第二節(jié)產品原材料價格走勢
一、產品原材料歷年價格
2012 | 2013 | 2014 | |
大米(元/斤) | 2.7 | 2.9 | 3.1 |
燕麥 | 3 | 3.2 | 3.3 |
玉米 | 0.9 | 1 | 1.1 |
2012-2014年產品原材料歷年價格統(tǒng)計
二、產品原材料價格走勢預測
我國近兩年對稻谷實行補貼政策的可能性不大。2015年,國家仍然會繼續(xù)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,價格將會趨穩(wěn),但進一步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的可能性相對來說比較小一些。
燕麥價格受進口市場影響,燕麥進口價格保持穩(wěn)定,預計2015年國內市場燕麥價格趨穩(wěn)。
整個2015年,玉米市場價格波動范圍將會小于2014年的幅度。從供需層面來看,產量基本和去年持平,下游需求保持平穩(wěn)。預計,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,玉米價格仍然會低位運行,但價格將會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;第三季度屬于青黃不接的時期,此時玉米價格會穩(wěn)中上行,最高價格應該不會突破2014年高點;進入第四季度,玉米價格依然會呈現穩(wěn)中上行的趨勢。
三、價格走勢對企業(yè)影響
原材料價格上升必然使企業(yè)生產升本上升,企業(yè)迫于成本壓力下,會上漲產品售價,價格上升將削弱產品市場競爭力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同等產品要付出更多的錢,降低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。
免責申明: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,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或執(zhí)行標準等相關行為。如有其他問題,敬請來電垂詢:4008099707。特此說明。